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惠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惠州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问策大亚湾|临深优势未用足,大亚湾如何打好“双区”牌?

来源:惠州日报   惠州房掌柜  2019-11-08 08:35:52
[摘要]大亚湾区如何抢抓“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毗邻深圳的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

  亚湾区西部临深片区,是大亚湾最早承接“三来一补”的区域。临深片区近年来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然而,作为承接深圳东进战略的最前沿地带,临深片区的“临深”优势未用足,两大主导产业并不强,其产值占全区比重不到四分之一,并且还存在产业缺品牌、集聚效应不强、新兴产业不兴等问题与不足。

  当前,我省正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亚湾区如何抢抓“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毗邻深圳的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大亚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问

  传统产业不强,新兴产业发展不兴

  翻开地图,地形狭长的大亚湾区,形似一只雄鹰,面海而驻,振翅欲飞。其东西展开的“两翼”,一侧是东接霞涌的石化区,另一侧是西邻深圳坪山的西部综合产业园区,在这个园区,布局着大亚湾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与汽车零部件产业。

  “西部综合产业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代工为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少。”大亚湾区主要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该区产业结构明显存在“长短脚”,电子信息产业仅占13.6%,石化产业占大头,是典型的石化“一条腿走路”。

  “产业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缺自主品牌。”调研采访组发现,电子信息产业是大亚湾区的第二产业,但以代工为主,代工类产品产值在产业内占比接近七成。

  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缺乏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各显神通但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清晰。以LED产业为例,虽然品牌不少,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018年产值在产业内占比仅8.8%。

  产业发展不起来,必然有诸多原因,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资源不足。调研采访组实地走访发现,由于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导致大亚湾工业区与居民区出现混杂的现象。

  数据显示,当前大亚湾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达到29.83%,储备产业用地(包括工业、仓储等)仅有5平方公里,具备供地条件、能立即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2平方公里。

  大亚湾区国土管理部门一位负责人说,近年来因政策调整、经济转型或发展理念转变等原因,部分原来已供土地难以落实符合大亚湾产业要求的项目,造成已供产业用地低效利用的情况比较突出。据统计,全区低效用地总量约5.8平方公里。

  策

  打好“临深”牌,主动谋划产业园区合作

  大亚湾区毗邻港深,陆地与深圳坪山接壤,海上与深圳大鹏咫尺相望,是“深圳东进”的第一站,是深圳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必经通道。

  调研采访组认为,大亚湾应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以更高层次开放合作的姿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优势,着力打好“临深”牌,积极谋划与深圳坪山区进行产业对接合作,实现差异化发展、互利互惠。

  近年来,大亚湾积极对接深圳产业,在大亚湾西部与深圳坪山接壤片区,建设“1+N”创新产业集聚区,主动承接深圳产业和创新辐射,成为全面对标深圳的“桥头堡”。如今这块约10平方公里的临深“1+N”创新产业集聚区,已拉通对接深圳的主干道,全面吸引深圳的资金、人才、产业,引进深圳企业100多家、创新团队36个。

  调研采访组建议,可借鉴学习东莞黄江镇的做法,将“1+N”创新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升级改造,主动吸引深圳产业转移。例如,去年黄江利用毗邻深圳的优势,由原来简单对接变成有实际意义的共建共治共享,如加强公常路、地铁1号线、生态路等重要交通通道与深圳的无缝对接等。在交通、产业、园区等方面,根据产业补强等实际需求举办经贸合作交流会,吸引深圳客商和企业到黄江投资。同时还通过“园区+旧改”的方式,盘活旧厂房以及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规上企业和“倍增计划”企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发展总部经济。

  调研采访组了解到,今年4月深圳市印发了《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新扩园区包含南山、坪山、龙岗、宝安和龙华。紧邻大亚湾西部的坪山园区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区,和南山并称为“两核”,主导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以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大亚湾无疑将因此受益。建议大亚湾结合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相对集聚的优势,吸纳其创新产业资源,将闲置用地嫁接该创新产业项目,从而推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集聚发展。

  探索市域统筹招商模式,实施“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越来越多的深圳产业和人才资源将外溢。”调研采访组建议,通过新建、合作、改造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新型产业园区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的载体,同时探索市域统筹招商模式,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招商力度,采取各县(区)“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模式,主动承接深圳优质的新兴产业和专业人才资源。

  今年6月,总投资150亿元的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慧聪集团总部)项目签约落户大亚湾,未来将有约150家大数据、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产业企业集聚西区。

  调研采访组建议,大亚湾应抓住“双区驱动”重大机遇,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瞄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充分对接广深港等“创新极核”的创新孵化成果,聚焦创新成果应用转化,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端产业领域,在西部综合产业园区中打造大亚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园。同时加快完成《大亚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园产业招商及运营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项目。

  调研采访组认为,大亚湾要“放大”慧聪项目的总部经济“慧聪效益”,充分利用大亚湾“临深”优势,吸引更多高精尖企业把大亚湾作为“背靠”深圳发展的“总部落点”或者在大亚湾设立“第二总部”。

  调研采访组还建议,积极出台有利于吸引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区域创新政策。加快制订科技企业孵化器配套管理办法,完善“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运作模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办孵化器、加速器,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吸引更多优质的创新资源和成果集聚。修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出台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新政”,吸引更多深圳、广州等地的人才。

  激活村民工业回拨地,盘活农村沉睡资产

  调研采访组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亚湾因征地安排了大量村民工业回拨地。据统计,已有约50万平方米回拨地因招商能力、经营能力和资金不足等原因闲置。建议通过政府引导,积极探索支持村民将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建成或升级成高标准厂房,从而盘活农村沉睡资产。

  如何把有限的土地资源转换为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调研采访组建议,在坚持保重点、提高供地门槛,将非常有限的存量储备土地用于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倾斜落地外,将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建成或升级成高标准厂房,满足中小微企业用地需求及创新发展用地需求。

  结合即将出台的《惠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参照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慧聪集团总部)项目成功签约落户的经验做法,引进优质项目与该区闲置土地、老旧厂房开展合作,加快培育发展用地少、产出高的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园区。参照东莞松湖智谷等地的先进做法,在产业招商过程中鼓励企业压缩项目用地,提高容积率,建设现代化的高层工业厂房,真正做到“工业上楼”。

  部门表态

  大亚湾区工贸局: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将结合5G技术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鼓励比亚迪、光弘科技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动5G技术的应用,研发和制造消费类5G智能终端、5G网络与基站设备和5G核心零部件。同时在做大做强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住成电装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加快科达利增资扩建、尼索科新能源汽车关键连接件项目、天邦达汽车电池控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洽谈进度,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做强做优汽车零部件产业。

  大亚湾区招商局:

  推动临深片区产业提质增效

  将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园区等三个方向发力,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抢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临深片区产业提质增效。

  比如,将推动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慧聪集团总部)项目加快建设,引进一批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产业企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产业新高地。

  大亚湾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完善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

  将通过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和孵化引入力度,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和物联网产业等,着力延伸孵化产业链条。

  通过持续提升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创新创业载体空间,引导区内企业通过新建、合作、改造等方式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等推动现有创新创业载体升级改造。

  通过有针对性地出台孵化、人才、招商投资等创新创业政策,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科技企业全链条服务等完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

  他山之石

  ★浙江杭州推进市域统筹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建立竞争有序项目招引新机制

  今年5月份,杭州市在浙江省率先推进市域统筹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布《全市“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制度(试行)的通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强化市级层面规划统筹、政策统筹、项目统筹、要素统筹“四个统筹”,立足全市域、着眼“大杭州”、放眼全世界,推动“招商引资”转变为“精准招商”、“各自为战”转变为全市“一盘棋”,形成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工作内部竞争有序、外部竞争有力的良好局面,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高地。

  据杭州市投资促进局介绍,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有序布局和流转,可避免区、县(市)和产业平台间相互恶性争抢项目,重点遏制“相互挖墙脚”等不良现象。

  建立项目首报首谈制度。引导各地有序开展新项目盯引招商工作,对符合全市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项目,履行了首报备案的区、县(市)和开发区,拥有项目首谈地的招商优先权,赋予其排他性首谈资格。

  建立项目市级主谈制度。按照招商引资全市“一盘棋”要求,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为统领,推进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谋划盯引和招引落地。

  强化存量项目流转监督。建立重点领域存量项目的流转审查机制,明确对重点领域存量项目流转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查,防止区、县(市)和产业平台通过“政策比拼”对存量项目展开恶性竞争。完善财政利益共享等相关制度,引导企业在市域内有序梯度转移。

  “六问六策”之陆:

  产业强配套弱,

  大亚湾如何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在惠大高速沙澳出口,每天下午6点多都有略微拥堵,周五拥堵的时间会更长。”“一到周五,从大亚湾回惠阳的道路就很拥堵,耗时比回惠城还长。”调研采访组在大亚湾区调研期间,听到不少大亚湾干部群众抱怨通勤问题。

  通勤问题反映的是大亚湾区独特的“双城”现象:部分人在大亚湾工作却不住在大亚湾,经常要在大亚湾与惠城或惠阳间奔波。为什么他们不愿将家安在大亚湾?这背后凸显的是大亚湾区城市建设方面的症结:城市环境、教育质量、医疗水平等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滨海城市特色不足,城市感、城市味不足。

  大亚湾港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摄

  作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山海统筹发展的重要一极,大亚湾区将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

  问

  生活配套不完善,公共配套短板亟待补齐

  近十年来,大亚湾区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渐渐驶入“快车道”。“但城市的配套、形象和服务依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城市向海发展的特质不明显不充分,城市感、城市味不足。”大亚湾住建部门的一位干部坦言。

  城市“面子”不太好看,“里子”(公共配套)也有待提升。近些年,大亚湾区临深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购房落户,公共配套短板开始显现。

  大亚湾区宣教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说,尽管这些年大亚湾区每年都有新建、扩建公办学校并交付使用,但当前澳头、西区等中心城区的新增公办学位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据统计,2019年全区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缺额为674个,七年级公办学位缺额为558个,公办学位供需矛盾持续。

  不仅学位紧缺,一些文体设施也“缺位”。“目前大亚湾区还没有区级的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大亚湾区宣教局文化广电科一位干部说。

  生活配套的严重滞后,更是大亚湾人的痛点。“买菜就是一个大难题。”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据统计目前大亚湾区的常住人口有23.43万人,实际数据远远大于这个数,虽然规划了45个市场,但目前建成的只有12个。买菜难普遍存在,导致每有一个新小区入伙,基本上就会多出一个摆卖点。

  调研采访组了解到,大亚湾区路网无论对外联通还是对内循环都未形成,存在不少“肠梗阻”。路网功能不足,霞涌旅游片区生活出行交通和旅游交通混杂,石化区物流及危化品运输车辆与城市居民共用高速出入口。

  策

  规划引领,塑造滨海城市特色

  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调研采访组认为,大亚湾区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重要支撑区,是惠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的桥头堡,也是惠州唯一的沿海城区,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惠州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工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滨海城市。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大亚湾虽是滨海城市,但滨海特色不突出,城市印记建设也不够明显。国内比较有名的滨海城市都各有特色:厦门有融汇“万国建筑”的鼓浪屿;珠海有“走不到尽头”的情侣路和城市象征渔女塑像,北海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银滩等。

  惠州是海洋大市,正在全面推进城市从“临湖沿江”向“沿江临海”发展。调研采访组认为,大亚湾区是惠州这座滨海城市的门面,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应有自己的滨海特色。建议大亚湾区做精做细城市规划,提升设计水平,塑造开放进取的滨海城市性格,建设特色鲜明的滨海新城。对滨海、临河、靠山重点区域,城市门户节点、城市核心区和旧城改造区域等加强规划设计,结合大亚湾本土文化,打造滨海城市风情风貌带,提升城市印象,构筑城市印记,使城市规划建设既有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共性,又能体现岭南客家文化的个性。

  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的“里子”。当前,惠州市正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建议大亚湾区以此为契机,以新思维、宽视野更好谋划大亚湾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对全域全要素空间资源布局进行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协调好产城人关系,建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在编制城建计划时,优先保障道路、市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要素,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

  受建设用地指标限制,一些规划难以落地。对此,调研采访组建议,大亚湾区可按照“增量提升、存量优化”的思路,探索通过陆海统筹、城市更新、与村民置换回拨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方式,创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政策,整合优化现行用地规模布局,充分释放城市发展用地空间。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不断聚集的产业、大量涌入的人口、快速扩张的城市骨架,都对大亚湾区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调研采访组认为,大亚湾区应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一流的城市管理打造一流的城市品质。

  从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智慧城市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的发力点。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来全力打造“1+4+N”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实现“大数据一张图感知城市”“大平台一张网惠及民生”“大运营一条链服务产业”。

  调研采访组建议,大亚湾区可对现有“智慧城管”项目进行优化提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互通,建设智慧城市“大脑”。

  在这个“大脑”的支持下,大亚湾区可根据实际需求开发不同的智慧应用,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公交、智慧医疗等,满足管理部门和居民的不同需求。要让这些应用变得“聪明”,就需要不断采集完善城市信息,包括主干道、小区、生态林地、河道、公园、市场等;需要不断完善“大脑”的神经末梢,给每个摄像头、井盖、公交车站、路灯等装上感知设备,并联网使用。

  当然,“智慧城市”还需要一个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指挥中心,可协调相关部门快速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

  构建“大交通”格局,助推惠深“同城”

  大交通带动大发展。大亚湾区位优越,但内外交通路网仍存在不畅不顺不快的问题。调研采访组认为,大亚湾区应结合我市正在谋划的“丰”字形交通主框架,加快完善和优化交通基础建设,形成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为发展畅通血脉、提供动力。

  对外联通方面,建议重点对接深圳,实现惠深“同城”。继续完善对接深圳的主干道建设,尽快打通龙海三路对接深圳的路段,重点推进龙海二路—中兴北路综合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惠深一体化进程。当前深圳正在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建设,建议大亚湾区积极与深圳对接,增加一条与深圳中心城区联通的高速通道。

  大亚湾区目前还没有轨道交通,但机遇就在眼前。深圳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了33号线(深大城际),很快将进入建设阶段。深圳市轨道办近日透露,深汕高铁已作为近期建设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建议大亚湾积极谋划对接,争取深汕高铁在大亚湾设站点,通过建设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为大发展提速注入强大动能。另外,按照此前相关规划,未来,深圳地铁16号线和惠州地铁1号线都有望进入大亚湾,建议大亚湾提前谋划,为未来的轨道交通建设预留发展空间。

  在内部路网方面,建议大亚湾区重点对接惠阳、惠东和惠城区。加强与惠阳对接,建设一条从大亚湾到惠州南站以及南站新城片区的快速通道,这样不仅可方便两个片区的居民往来,也能使大亚湾更好地接受高铁站的辐射带动。

  在对接惠城区方面,当前已有一条惠大高速,但下班高峰期总是堵车,建议大亚湾区完善惠大高速在辖区站点出入口的连接路,让上下高速更加顺畅。在对接惠东方面,建议大亚湾积极谋划与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联通的快速路,为建设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内部路网,需要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建议大亚湾区尽快打通现有“断头路”,让路网联通起来,提高道路循环通行能力;有计划地提升原有道路品质,改善路面坑洼、积水情况,完善园林绿化和城市慢行系统,提升城市品位。

  部门表态

  针对调研问题逐一落实改善

  根据调研采访组反馈的问题,大亚湾区公用事业、城管执法、住建和宣教等部门纷纷表示,将对照问题逐一落实,改善大亚湾区存在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

  大亚湾区公用事业局:为进一步助推惠深“同城”,正在推进龙山一路南段前期工作,根据规划,该路段长约3.2公里,宽约40~60米,估算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将与南坪快速3期东延线对接,从大亚湾区到深圳南山区中心仅需20多分钟。

  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局:在城市规划配套未完善的情况下,将立足实际,不断丰富城市管理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推动设立流动摊贩临时疏导点,解决群众买菜难问题,既解决城市形象的“面子”问题,又人性化地解决老百姓买菜难的“里子”问题。二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实现人车各行其道。三是升级智慧城管平台,提升城市科学化、高效化管理水平。

  大亚湾区住建局: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构建大亚湾海陆一体空间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三年城建规划项目,精准实施年度城建计划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加速滨海、滨水等重点区域的城市风貌设计工作,塑造城市个性。

  大亚湾区宣教局:未来3年,将继续推进黄鱼涌小学、区第四中学、西区第五小学等16所学校建设,建成后可增加小学学位13770个、中学学位9300个,满足区内适龄儿童就学需求。

  他山之石

  上海临港:

  “城市大脑”助推精细化管理

  上海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承载了上海新兴的人工智能产业,还有天文台、滴水湖、海洋世界等旅游热门景点,城市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

  临港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可实现交通仿真推演、无人机自动巡查、建筑工地污染防控、海岸线巡逻预警、旅游趋势预测等。

  5分钟出勤、日飞行里程达100公里以上,临港主城区从去年10月起就实现了云调度无人机自动巡查管理城市,配合1000多个摄像头、传感器以及智能算法等AI技术,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化。

  通过对重点区域云上数字建模,临港还打造了一套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通过数字模型做节假日交通引导、车道设置、停车场规划等;临港还在集成了城市大脑交通态势感知、视觉计算服务应用后,打造了针对海昌海洋公园、洋山港网红海滩、滴水湖等景点的节假日旅游交通流预测和实时预警系统,可根据实时变化,对周边道路、停车场、公交班次等资源进行动态优化,准确率达到80%以上。

  目前,这套系统已被写入上海市AI赋能社区5年行动计划。而在城市管理的基础上,“城市大脑”还将吸纳更多的政府平台数据,把城市管理和政府日常的业务(如企业注册、办户口、办护照等)结合在一起,把人的信息和城市公共数据结合起来,产生更大效能。

  (来源:惠州日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钟媛媛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湖北广水:100%契税补贴、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20%
  2. 2成都华侨城盈创实业挂牌转让股权及债权,底价5.6亿元
  3. 3当代置业:正采取措施以符合复牌指引,2021年财报仍在编制
  4. 4惠州入选!广东在全省13个地市设立自贸区联动发展区
  5. 5勇“网”直前 | 2022赛季“海伦堡杯”惠州市网球联赛火热开拍
  6. 6「土拍」5779元/㎡!嘉霖集团三度拿下大亚湾临深商住地
  7. 714所不合格!惠城通报托幼园所2021年度年检结果
  8. 8惠州仲恺大道沿线共将配建14个公园
  9. 9蓝光发展:控股股东9000万股股份被司法拍卖,成交价1.4亿
  10. 10中海地产出资4.18亿入股怡璟置业,参与开发丰台区端礼著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